皮紋分析師的家

網站公告:IDAA 香港國際皮紋分析師協會工作范圍簡介如下:   (一)宣傳皮紋分析師的意義和作用,促進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皮紋分析師事業的發展;   (二)促進皮紋學研究質量水平的提高,開展皮紋分析師評估活動;   (三)為政府部門對皮紋分析師的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四)培訓皮紋分析師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推廣皮紋分析師科研成果和經驗; (五)組織編輯有關皮紋分析師報刊和資料,交流皮紋分析師信息;   (六)組織開展皮紋分析師的對外交流与合作活動;   (七)開展皮紋分析師的行業規范、行業自律和行業維權活動;   (八)提供符合本會宗旨的其他皮紋分析師方面的服務。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人腦結構的高度完備性和複雜性

 人腦由下向上,從延腦――腦橋――中腦――間腦(丘腦和下丘腦)――小腦――大腦組成。這一部分屬于中樞神經系統。
  腦幹及其網狀結構。延腦、腦橋、中腦、間腦統稱腦幹。腦幹是大腦、小腦、脊髓相互聯系的重要通道,傳遞信息的任務由交錯成網的神經網絡實施,這一結構因部位在腦幹,故稱腦幹網狀結構,由上行纖維束――輸入神經和下行纖維束――輸出神經所組成。研究表明,腦幹網狀結構的功能非常複雜,它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一個具有廣泛調節和整合功能的結構,是内髒活動和機體運動(呼吸、心血管、運動、覓食、睡眠等)的中樞,同時也影響大腦皮層的活動。腦幹部分發生障礙,可以危及生命。
  小腦。具有維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緊張度、協調人的随意運動的功能。小腦如果發生疾病,會出現平衡及動作障礙。
  邊緣系統。在大腦兩半球的内側面,有一個窟窿形的腦回,叫邊緣葉。邊緣葉與附近皮層臁有關皮層下結構。由于它們在結構與功能上密切聯系,構成一個統一的功能系統,稱爲邊緣系統。它是個獨立的腦部結構。
  腦部邊緣系統的部位相當小,但功能非常複雜。其中的杏仁核是情緒反應的皮下中樞,杏仁核的情緒反應受皮層前額葉的控制,但在情緒反應強烈時,有可能造成皮層中樞神經傳遞的"短路",在病理情況下,皮層難以控制皮下的情緒沖動,對杏仁核作搗毀性的損傷,可以使情緒暴躁而無法控制的病人恢複平靜。
  邊緣系統中的海馬與學習和記憶有關,與颞葉、額葉等部位聯系。電生理學實驗表明,學習時,海馬及它聯系的邊緣系統中存在着大量的"記憶神經元"和"注意神經元"。切除雙側海馬的病人,短時記憶最多隻能保持5秒鍾。
  新近的研究認爲,邊緣系統也有思維功能,但尚無可靠辦法分析邊緣系統的心智曆程。這些組織的細胞比皮層更早形成,通常認爲,它們的适應性和變化性比皮層小。所以開發腦的潛能主要不是指這些部位。
  大腦有左右兩半球,其形狀好像兩個合起來的拳頭,位于顱腔内,由胼胝體将它們聯系起來。
  大腦半球的表面有一層起伏不平的灰色層,稱爲大腦皮層或大腦皮質。大腦皮層是高級感覺和運動的器官,也是注意、記憶、思維、想像、情感、意志的高級中樞。所有輸入信息在這裏得到整合,所有輸出信息也由這一"最高司令部"發出号令。大腦皮層有四大區域。
  每個區域都承擔着許多不同的功能,前額葉負責判斷、思維、語言、問題解決和規劃未來等功能;頂葉負責軀體感覺和軀體運動、語言等功能;颞葉負責聽覺、記憶、語言;枕葉處理視覺信息。
  人腦有1千億個神經細胞和一萬億個神經膠質細胞組成,前者加工信息,後者提供營養。人腦重約1400―1500克,其中大腦的比重約占全腦的87%,小腦爲11%,腦幹爲2%。大部分神經細胞都集中在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神經元就像一棵小樹,由樹突、胞體、軸突組成,分枝狀的樹冠部分有許多樹枝狀的突起,叫做"樹突",像灌木叢那樣圍繞着胞體,樹突的長度從幾個微米(百萬分之一米)到幾個毫米(千分之一米)不等長度,樹突數目不定,可一再分支,分支越多,表面積就越大,儲存和加工信息就越多。神經元還有長的"樹幹"和"樹根",叫"軸突",又稱爲神經纖維,長度從幾個微米到1米左右不等,它們的末端分支同另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突起的相連接部位,叫做"突觸",突觸是實施腦功能的關鍵部位,腦内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的化學性傳遞,爲腦功能的發育和實現提供了充分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每個神經元大約能接受多達2萬個其他神經元傳入的信息,從而形成了龐大的信息傳遞的回路(神經網絡),回路越複雜,加工儲存信息的能量就越其完備性和複雜性是其他自然物質所不可比的。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