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紋分析師的家

網站公告:IDAA 香港國際皮紋分析師協會工作范圍簡介如下:   (一)宣傳皮紋分析師的意義和作用,促進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皮紋分析師事業的發展;   (二)促進皮紋學研究質量水平的提高,開展皮紋分析師評估活動;   (三)為政府部門對皮紋分析師的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四)培訓皮紋分析師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推廣皮紋分析師科研成果和經驗; (五)組織編輯有關皮紋分析師報刊和資料,交流皮紋分析師信息;   (六)組織開展皮紋分析師的對外交流与合作活動;   (七)開展皮紋分析師的行業規范、行業自律和行業維權活動;   (八)提供符合本會宗旨的其他皮紋分析師方面的服務。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皮亞傑的思想

皮亞傑的思想(2009-06-13 13:32:04)

標籤:皮紋 多元智能 皮紋檢測 miq 皮紋分析師 教育  分類:皮紋檢測基礎知識

早在20世紀6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發現,孩子的心理發展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運算階段、抽像邏輯階段。對於0-4歲的寶寶來說,他們正處在感知運動階段,即他們正處在通過動作、感官等認識事物,思考問題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裡,符號的學習將干擾孩子思維的發展,而遊戲則會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孩子天生就有不斷重複剛剛獲得的動作技能、知識經驗的活動傾向。
 
孩子會翻來覆去玩積木、電動汽車等玩具,這種出自孩子內部發展需要,使孩子感到開心和滿足的重複行為就是遊戲,能使新的知識技能得以鞏固。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生活中的一切都要看個明白,摸個究竟,孩子這種自發的探究傾向也是一種內部發展需要而引起的活動。這決定了孩子早期發展的途徑是遊戲,遊戲使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這一發現使人們重新審視了遊戲對於孩子們的意義,人們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在遊戲當中進行的。遊戲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他們的遊戲和工作,符合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這個認識於20世紀90年代在全球得到普遍承認。世界對兒童遊戲的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遊戲研究成為上世紀末兒童教育學、心理學等諸多研究領域中的焦點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