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紋分析師的家

網站公告:IDAA 香港國際皮紋分析師協會工作范圍簡介如下:   (一)宣傳皮紋分析師的意義和作用,促進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皮紋分析師事業的發展;   (二)促進皮紋學研究質量水平的提高,開展皮紋分析師評估活動;   (三)為政府部門對皮紋分析師的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四)培訓皮紋分析師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推廣皮紋分析師科研成果和經驗; (五)組織編輯有關皮紋分析師報刊和資料,交流皮紋分析師信息;   (六)組織開展皮紋分析師的對外交流与合作活動;   (七)開展皮紋分析師的行業規范、行業自律和行業維權活動;   (八)提供符合本會宗旨的其他皮紋分析師方面的服務。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父母類型趣味測試


 寶寶呱呱落地,生理需求支配了他的所有行爲:随着無微不至的養育和照料,寶寶在和父母的密切交往過程中,逐漸發展他的社會性。寶寶能否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後能否很好的适應社會,與父母早期爲他提供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父母對寶貝的養育态度和方式方法,對寶寶的個性、智力、情緒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

  以下的問題沒有對錯之分,您隻需按實際情況,客觀的選擇你認爲符合或比較符合的題目,就可以簡單判斷自己屬于什麽教養類型的家長。

  測試一
  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認真選擇下面的問題。如果您選擇的奇數較多,您基本算作權威型父母,若偶數較多,則爲寬松型父母。

  1.你的寶貝是按計劃,在你的期待中如期來到這個世界,你對寶寶的你對寶寶降生感到妙不可言。

  2.作爲家庭新成員,盡管寶寶是"計劃外"的不期而來,你對這"意外之喜",還是非常喜歡。

  3.你經常摟抱着寶寶一起讀書,唱歌,并經常對寶寶說他很可愛,很關注寶寶的點滴進步和成長。

  4.你往往是在别人提醒後才發現寶寶的細微變化和進步,隻在寶寶反複、明确要求時才跟他一同活動,很少主動與寶寶一同遊戲。

  5.家裏來客人時,你要求寶寶一定要向客人問好,并對着客人表揚寶寶有禮貌。

  6.家裏來客人時,你不對寶寶提出任何要求,如問好、不插話等,對寶寶的有禮貌的行爲并不在意。

  7.你經常和寶寶一起遊戲,遊戲結束要求他把玩具收拾整齊,而且監督他并與他一起收拾。

  8.你認爲小孩子淘氣很正常,随便他淘氣好了,家長不必過多幹涉。

  9.你經常對寶寶表達你的期望,如"等你長大了,一定會成爲一名科學家"等諸如此類的激勵性言語,對寶寶的行爲常提出比較适宜的要求或标準。

  10.你覺得不必花時間在孩子身上,不用多管,他自然能長大。

  11.你認爲自己對寶寶的态度表現最多的是慈愛、溫馨的、支持的、坦率的。

  12.你認爲自己對寶寶的态度更多的是随意的、溫情的、沒有任何束縛的。

  13.你對寶寶的行爲經常定出一定的規則,提出一些要求,同時向他說明遵守規則的意義;并注意監督寶寶的執行情況,及時予以糾正。

  14.你在寶寶的生活和活動中,很少要求和制定規則,因此也很少有監督。

  15.你鼓勵寶寶自由的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感受,但随時注意小心的暗中引導寶寶的言行符合你的要求和标準;家庭決策一定會給寶寶發表意見的機會,并引導他說明理由。

  16.你對寶寶表達自己的要求或進行某種活動給予充分的自由,對他的言行沒有任何要求與監督;家庭決策很少顧及寶寶的意見。

  17.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你通常的做法是平靜而嚴厲的批評他或給一定的懲罰,并引導他知道錯在哪裏和受懲罰的原因;對寶寶良好的行爲能及時表揚,獎勵,以強化他的良好行爲。

  18.你通常不批評孩子的錯誤行爲,也很少懲罰和獎勵,即使偶爾有懲罰和獎勵也是随随便便的,沒有針對性。

  19.在寶寶面前,你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很注意,經常提醒自己可能對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自己要求較高。

  20.在很多時候,你的言行舉止都比較随意,很少考慮可能會對寶寶有什麽影響。
  

測試二
  認真回答下面的問題。如果你選擇奇數較多,你基本屬于專制型家長,若選擇偶數較多,則爲放任型家長。

  1.你對寶寶的态度比較嚴厲,較少溫情,很少向寶寶表示你的關愛和支持。

  2.你覺得孩子是"不期而至"的家庭"第三者",一直比較後悔生下他;因此也不很喜歡他。

  3.你對孩子有許多行爲的要求或規則,要求他一定要無條件的遵守,而不需要多加解釋。

  4.你認爲自己沒有精力照管孩子,他自己能長成什麽樣子就随便長吧。

  5.你認爲孩子小,什麽都不懂,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控制他的行爲;孩子就應該服從父母,接受父母給他安排的一切,因爲父母完全是爲孩子好。

  6.你對照料孩子的事情很不耐煩,能省則省,對孩子的言行也沒有什麽明确要求。

  7.你對寶寶的良好行爲較少獎勵和表揚,因爲你認爲表揚會使孩子忘乎所以;當孩子忘記行爲規則或者犯錯誤時,通常會比較重的懲罰或批評,最好是讓他能記住教訓。

  8.你對孩子的行爲舉止很多時候是基本不問,不加理睬。

  9.你認爲孩子應該聽家長的話,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當孩子不服從時,常以"不再愛你了"這樣的言語威脅他。

  10.你認爲連自己的想法都實現不了,根本顧不上孩子的想法。(摘自《媽咪寶貝》)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